我队工会开展争当学习型读书行动优秀文章
初次接触《论语》还在小学的时候,在父亲的书房里翻到一本《论语》就立马装模作样的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把其中的“说”读成了shuo,当时也就这样子玩玩乐乐的看过一两眼就放一边了。等到中学老师讲解通假字的时候才明白“说”同“悦”,表快乐的之意。意思是学习了知识又按时实践,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我而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这句话不只是我也应该是所有人在学习论语甚至时学习古文时接触的第一句话。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以及心境的变化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对于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行为的变化,恰恰是强调“学”与“习”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反映出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令我受益匪浅。对于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句话是揭示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它也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说,你要求别人做什么的时候,首先你自己也是很愿意这样子做,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对待他人用对待自己作为参照物体现了孔子的宽大胸怀。这样不仅不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还可以让自己有控于整个局面。这的确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准则。我们所理解的“人”是广义之意,而孔子之言还有“民”的意思。“民”在当时时期指为奴隶,体现的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有人会提出对此的质疑,而我觉得对于这种理解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也并非无稽之谈。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恪守这句话,大部分的人都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这在处理关系上是一个很不好的社会现象,孔子这句话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他人的多一些的宽容与理解,学会换位思考。
书中还有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透过这些,孔子告诉我们的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享受着高度发展的文明带给我们物质上的享受,但也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烦躁不安的心绪,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和名利中丢失了自我,丢失了快乐。
听说过印度人的一种习惯,在旅行中连续走上三天都会休息一天。听起来当时感觉有点奇葩,但细细想来,也许他们是觉得肉体走得太快应该等等他们的灵魂。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我们的生活过得有多么困难。过度的欲望追求让中国人已经完全停不下来追赶“别人”的脚步,然后这一切都并非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只是觉得别人都那样子做了,我应该这样或者那样做。盲目的从众心理已经扭曲了大部分中国人,都忘却了只有自己的态度才会决定你的高度,当你发现面前的困境没有办法改变,那你就真的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困境并一直在里面;然后当你选择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或许带来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你所有现在的处境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管你是选择哪种生活态度,生活都会像一面镜子对称出你的态度。在这个物质世界里面,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舍弃那些不属于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选择,学会舍弃。
两千年多前,孔子立于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动荡的国家以及自己还未实现的理想发出了一句千古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彼时,他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那时的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因为一本书影响了这个民族两千多年。他理想中的那个世界或许终究不会实现,但是他为之努力之后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会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因为他让“仁”植入了每一个认真读过他的人的心中。